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成瑀[1]
机构地区:[1]浙江教育学院
出 处:《语文学习》2008年第7期83-85,共3页
摘 要:近年来,语文教学以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之多少、喧闹之程度,作为评定优质课、观摩课不言而喻的标准。教学因此忽略了对文本背景的介绍,在学生尚未仔细预习、熟读与深思的情况下,教师就以谁最勇敢、大胆激励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于是各种见解挤满了课堂的旮旮旯旯,意义在泛滥中贬值。这就提醒我们。坚守文本意义诠释的客观性与真理性,已成为当今阅读教学迫在眉睫的一个新课题,有必要作一番理论思考。
关 键 词:意义诠释 阅读教学 真理性 客观性 文本 教科书 激励学生 语文教学
分 类 号:G40-03[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23.23[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