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英枝
机构地区:[1]河北沙河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8期33-33,共1页
摘 要: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读了杨朔的《茶花赋》、《荔枝蜜》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许多中学生便尝试着进行借物抒情散文的创作,可他们在“立意”问题上常常面临无所适从的困难。因为这种文章写起来是有难度的,要写好就更不容易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受“形散神聚”这一特点的制约,而且是因为在“立意”上很难有所突破,达到创新。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的《牵牛花》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要处理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