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池春燕[1]
机构地区:[1]《基础教育课程》记者
出 处:《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11期42-44,共3页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普遍认识到当前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发展、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学业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而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堂之中,教师在课堂层面对学生的评价是学业评价改革的一个核心关注点。国外有些地方教师自己实施的评价甚至被当作学生学业评价的核心成分,作为选拔、认证乃至问责的依据。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再次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堂评价的权利,同时对教师的评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要对教师提出评价素养的要求?当前我国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是否存在切实有效的教师行动框架?等等。本期我们将聚焦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 键 词:教师评价 新课程背景 素养 浙江省 学业评价体系 学院 台州 学生学业评价
分 类 号:G451.1[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74[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