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校教育中的“超前化”现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责雨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6期24-27,共4页

摘  要:一、现象 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在国家“十五”规划所说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指保证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文中的“超前化”所指与之并不相同,它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安排超过了国家教学大纲中规定,教学的进度超过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正常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有默写拼音、识字、背唐诗、简单运算、少儿英语、艺术等科目的设置,美其名日“智力开发”。在小学阶段,将儿童入学年龄提早一年,由6.5周岁提前到5.5周岁的现象并不少见。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小学教学中涉及部分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初中阶段学习涉及部分高中阶段内容,高中阶段教学中涉及部分大学的教育内容。

关 键 词:学校教育 超前化 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解读 “十五”规划 高中教育 教学大纲 初中教育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D262.2[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