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连续性教育的视角看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向红[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出  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摘  要: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灾区的人民群众,特别是灾区的中小学生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应当重视灾区人民,特别是灾区中小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非连续性教育可以为灾后重建提供教育方面的建议,如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等。

关 键 词:非连续性教育 汶川地震 灾后教育重建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