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珂[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常州市第八中学
出 处:《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14期21-21,共1页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提问.许多教师反映:上课时一些后进学生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明显分散;稍微好点的则蔫头耷脑,无精打采;那些成绩不错的虽然认真听讲,可是能举手发言的却寥寥无几;老师的提问,学生们大都充耳不闻,就如大海投石,波澜不惊.这其中的缘由固然有学生年龄发展的客观原因,但很大原因还是由于教师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