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续)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聂幼犁[1] 於以传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2]上海市教学研究室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2003年第5期44-52,共9页History Teaching

摘  要: 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即使是最好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胸中有数,在当今信息时代更是这样。当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语惊四座”的问题时,你能敏感地发现其中的智力价值和研究意义吗?或者说,在众多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你能发现其中哪一个最具“价值”?在产生或发现这样的问题后,你是否敢于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及时地组织研究呢?“问题”可能以幼稚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但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是迸发自学生的最具群体感染力的“火花”。抓住这个“火花”和机遇,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引导或帮助学生“破题”,即点出问题的实质及其价值是关键,“撒得出,收得回”是难点;与发现一样,需要教师扎实的功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关 键 词:洋务运动 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课程 学习理论 王安石变法 课本剧 教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封建残余 多媒体课件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