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永泽
机构地区:[1]黔东南民族师专化学系
出 处:《凯里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95-96,共2页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
摘 要:大学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阵地。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就必须不仅具有适应新形势所需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由此可见,大学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应把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在加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重视贯穿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各学科、各门课程中都含有丰富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只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德育的渗透,这样只能使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忽视品德的修养。在大学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利用这个特点,寻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把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完成培养大学生智和德的任务。本文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在大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德育渗透 大学地理 教学过程 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科教学 《中国地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内容
分 类 号:K90-4[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