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和谐课堂的创设策略——以《坐井观天》一课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秀润 

机构地区:[1]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英林中心小学

出  处:《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摘  要: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和谐应体现为教师、学生、环境三者的辩证统一、共同发展。换言之,具有某种差异性的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环境中发挥着自己相应的角色作用,并实现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课堂人际关系、教学关系、课堂话语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创设和谐课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及其实施策略。

关 键 词:和谐课堂 小学语文 《坐井观天》 创设策略 辩证唯物主义 课堂人际关系 相反相成 互助合作 

分 类 号:G62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