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市教育局 [2]江苏省高邮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19-22,共4页
摘 要:史料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解读史料,既是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历史高考的重要能力。了解史料的构成及意义,把握史料在历史考题中的运用及趋势,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历史高考目标的有效达成,也有利于历史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一、史料的构成及意义“史学便是史料学”,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反复强调的名言。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书编纂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史料的多与寡、信与伪。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了众多的史迹与史籍。就史料来说可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依据各种具体的标准,可以将史料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别。
关 键 词:能力的培养 史料学 解析 历史教学 历史高考 历史学家 历史教育 史书编纂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