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编纂

作品数:58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舒习龙罗检秋谢贵安顾宏义白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编辑之友》《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本断代与文献环境:《史记》对《天子游猎赋》成篇过程的重构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38-48,共11页周金泰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出土文献所见早期月令类典籍生成与流布研究”(20GZGX24)。
《天子游猎赋》成篇年代历来聚讼纷纭,对已有研究进行考辨,发现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载“奏赋为郎”时间等同于赋成时间的研究思路存在问题。《天子游猎赋》实际写作时间应在司马相如为郎之后,且后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动态修改过...
关键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天子游猎赋》 动态成篇 史书编纂 文献环境 
中国近代史书编纂的转型与民族风格的形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75-384,431,共11页舒习龙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史学学人日记视域下近代史学转型与表征研究”(18BZS012);2020年度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韩师历史文化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粤教高函〔2020〕20)。
20世纪上半叶,随着欧美、日本输入的新式史书体裁、编纂理念与方法的刺激,经过中国史家的创造性变革,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的特点表现在对章节体历史教科书的追求、专门史编纂的勃兴、历史编纂民族化风格逐步形成等三个方面。梁启超、夏...
关键词:近代史书 编纂 章节体教科书 专门史编纂 民族风格 
明代藏文综合体史书编纂中的“述而不作”与追求“信史”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48-54,155,共8页杨洁 
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藏羌彝文化研究院”重点项目“明代藏文历史文献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号:ZQY2023ZX0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四川涉藏地区藏文文献中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号:SCJJ23ND239)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藏文历史文献的编纂经过近千年的积淀与钩沉,并受中原汉文史学影响,史书编纂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编纂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积累了丰厚的编纂史书、保存史书、运用史书的方法与经验,门类也越来越细。本文在查阅和运用汉藏...
关键词:藏文史书 综合体史书 历史编纂 述而不作 
对建材史书编纂若干问题的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缪沾 秦琦 焦子朝 
通过史书与志书的对比,并结合《中国工业史·建材工业卷》的编纂经验,对建材史书编纂的体例、历史分期、历史评价、标题制作、导语写作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力求为建材史书编纂探索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建材史书 编纂问题 体例 分期 
论《史通》开启的关于体裁、体例、文辞与史书编纂的讨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年第1期19-30,共12页张杰 
《史通》开启了中国史学史上对体裁、体例、文辞等历史编纂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后世古代史家及近代史家大多沿着刘知幾的思路和问题意识对史书体裁、体例、文辞等编纂学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阐发,成为中国史学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对这...
关键词:《史通》 刘知幾 体裁 体例 文辞 
《中兴大事记讲义》在宋元时期的“再生产”--以版本比对为核心的考察
《文献》2023年第2期66-82,共17页杨光 
成书于南宋后期的南宋史著作《中兴大事记讲义》,现存的版本主要有二十七卷本、八卷本、四卷本,以及永乐大典本等系统。这些版本之间,不止存在着文字差异,也有着编纂理念上的不同。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对,可以发现八卷本、四卷本亲缘较近...
关键词:《中兴大事记讲义》 史书编纂 版本比对 知识再生产 
宋徽宗“即真之诏”考辨--兼论南宋政权继统构建中的史书编纂被引量:1
《文献》2023年第2期40-50,共11页贾连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宋西夏金元族谱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200)的阶段性成果。
宋徽宗八字“即真之诏”应是可信的,而“圣语”“即真”二字诏书说不足凭信。“即真之诏”的书写和传递过程大致是:建炎元年四月十日左右,宋徽宗书写诏书,并交付曹勋;七月二十八日,曹勋逃归南京应天府,并将诏书上呈宋高宗。在南宋政权...
关键词:宋徽宗 “即真之诏” 宋高宗 史书编纂 
从列传范式看史学的发展进程与文化价值——《整齐世传——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研究》评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马新月 
史书编纂问题是史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中居于主体和典范地位,而其中的人物列传部分集中体现了纪传体史书以人叙传的核心特征。因此,纪传体正史人物列传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史书...
关键词:前四史 历史编纂学 编纂特点 专业功底 纪传体史书 史学发展 学术见解 史书编纂 
“理乱兴衰”与“典章经制”:吕思勉的传统史书编纂论和中国通史撰述及意义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113-125,160,共14页徐国利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编纂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传统史书体裁和编纂作了较全面分析,将其概括为以“理乱兴衰”和“典章经制”两类史实(事)为架构的编纂模式。这种编纂模式虽存在偏重政治史之弊,但能从纵横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
关键词:吕思勉 传统史书编纂论 中国通史撰述 综合体中国通史 
经学与黄宗羲的史书编纂观被引量: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第1期32-45,共14页王记录 
黄宗羲一生尊经重史,其史书编纂观深受经学影响。他坚持正统论,把“明夷夏之防”当作史书编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猛烈批判了《晋书》《新五代史》《宋史》《元史》等书写篡逆政权和少数民族历史的作史之法。他立足宋、元、明学术发展的实...
关键词:黄宗羲 经学 史书编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