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荣琦[1]
机构地区:[1]巢湖学院外语系翻译研究所,安徽巢湖238000
出 处:《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2-85,102,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文学作品自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12SQRW107ZD)
摘 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译者因素带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哲学基础来自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当代解释学,而且一直坚持以当代解释学作为其理论语境。这一理论为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文学作品自译中,由于译者同时又是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The cultural tur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ke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a hot topic recently. Taken hermeneutic theory as the philosophical base, receptive aesthetics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n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In self-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 works, the author works as the translator, which bring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into a much bigger possibility.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