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

作品数:281被引量:36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黎昌抱张倩段峰刘艳玲陈吉荣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右互搏,乃致中和:阴阳诗学视域下《红浮萍》自译研究
《中国翻译》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宇文刚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外语学科思政教育工作室、2024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应用英语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403044);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本科应用英语专业教法改革的实践研究(编号:GH-240714);2024年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三晋文化精神下应用英语专业课程协同思政路径探析(编号:GKDXJ202445)。
本文以自传体小说《红浮萍》汉语自译本为例,爬梳作者李彦自身双语创作历程,尝试从阴阳诗学视角切入,将自译活动以左右互搏作比,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诠解自译文本生成机制的适切性和可行性,分别从人名翻译处理、意境重构和篇目叙事...
关键词:自译 阴阳诗学 左右互搏 致中和 
张爱玲自译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个案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79-84,共6页刘越 陈彧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23Y018)。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方式剖析张爱玲自译译者行为及《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自译效果。结果表明,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张爱玲自译偏“务实”,与“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译者普遍行为规律一致,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关键词:张爱玲 《桂花蒸·阿小悲秋》 自译 译者行为批评 
文化回译视角下熊式一《天桥》自译研究
《译苑新谭》2024年第2期186-195,共10页陈恒祥 张倩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中英双语作家小说自译的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22XJC74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的先驱者之一,熊式一将其异语创作The Bridge of Heaven自译为《天桥》,同时赋予其文化回译与自译的双重属性,这种复杂性与兼容性让《天桥》自译本具有了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译学界重视。文章从文化回译的视...
关键词:文化回译 自译 还原 建构 熊式一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白先勇小说《台北人》自译研究
《陇东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汪欲晓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混合式课程教学资源与体系改革”(20210293038)。
立足于译者主体性理论,通过对《台北人》的自我翻译实践进行深入剖析,特别聚焦于受动性、主观能动性和为我性三个维度。研究发现:该作品的自我翻译风格以简洁明了和自由灵活为特征,明显地体现了译者的主观介入。白先勇在自我翻译过程中...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台北人》 自译 受动性 为我性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熊式一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宜春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87-91,共5页余荣琦 杨雪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国家形象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典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CX143);巢湖学院科研重点项目“英汉媒体书评中人际意义的建构”(项目编号:XWZ-201907)。
从生态翻译伦理出发,对熊式一的文学作品自译进行了分析。熊氏的自译过程中,既有适应性选择也有选择性适应。前者包括了译者身份的适应性选择和目的语读者的适应性选择。后者则体现出,译者在自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利用...
关键词:熊式一 戏曲翻译 《天桥》 自译 
诗歌创作影响下的张错诗歌自译之译者行为研究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黄勤 崔宇濛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人离散译者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20BYY017)阶段性成果。
张错兼具华人离散诗人和离散译者的双重身份,其诗歌创作与诗歌自译均反映出华人离散群体的文化寻根和思乡之情。从张错创作的代表性诗集《飘泊》(1991)中选取代表性诗歌与其自译诗集Drifting(2001)中的对应英译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张...
关键词:张错 《飘泊》 自译 译者行为 求真 务实 
对话理论视角下《天桥》自译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34期101-103,共3页朱梦真 
对话理论关注他者,强调对话双方的平等地位,尊重对话双方的差异,关注对话的永恒性和不完整性。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基于差异和文本的对话,涉及译者、作者和读者等多方。因此,翻译过程不是静态的或独白式的,而是动态的、对话...
关键词:对话理论 自译 熊式一 《天桥》 
从归化异化理论视觉探析文学翻译——以张爱玲自译《金锁记》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648-653,共6页马先璐 
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的瑰宝,不仅展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因此要想在文学翻译中精准地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内涵,十分具有挑战性,往往会造成译文生硬晦涩或是脱离原文内涵等翻译问题。由张爱玲自译的...
关键词:文学翻译 《金锁记》 归化 异化 跨文化交流 
勒菲弗尔“重写”理论视域下的张维为自译研究——以The China Wave:Rise of a Civilizational State为例被引量:3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99-304,共6页张建平 高琳琨 余艳如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22176);2022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22-128)。
著名政治学者张维为所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实践的精辟理论总结。该书英译本The China Wave:Rise of a Civilizational State推出后,受到全球政要、国际主流媒体及英语读者的广泛...
关键词:“重写”理论 张维为 自译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熊式一《天桥》自译书写中的中国形象异域建构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31期91-93,116,共4页巩常如 
《天桥》是一部以现实历史为创作背景的社会讽刺小说,基于先前学者的研究,海外学者主要聚焦于熊式一对戏剧的翻译研究,探讨熊是如何使用翻译策略解决京剧翻译难题,将中国故事移入英语语境中并完整表达,从而形成中国京剧的跨文化传播之...
关键词:自译研究 形象学 熊式一 《天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