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之德育观念模块(四) 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与学校德育的优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班建武[1] 李凡卓[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2]厦门大学国防教育研究中心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4期4-9,共6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学校道德发展推进计划"项目成果

摘  要:从表象上看,当代青少年文化五彩斑斓,读图化的认知方式和游戏化的语言方式表明青少年既趋向感性化认知,又寻求个性化的"自我"。深入分析会发现,由于受到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影响,青少年挣扎在"酷"与"痛"的边缘。面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学校应该构建开放型的价值目标体系,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滤导功能,坚持基本价值的一元导向,提高学生的价值自觉能力。

关 键 词:青少年文化 大众文化 社会化 自我同一性 价值教育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