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教学片断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泰臣 

机构地区:[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教研室

出  处:《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年第5期62-63,共2页

摘  要: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辨识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相似概念学生容易混为一谈,需要进行对比;计算教学中的前后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有区别,需要进行对比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实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一位老师教学“24时计时法”,印象非常深刻,亮点是该教师多次进行对比教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 键 词:教学片断 计时 对比教学 思维方式 辨识能力 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分 类 号:G633.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