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形上学:尝试与限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干春松[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一 中国哲学:作为纯粹的学科抑或价值载体? 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性的存在,在中国大约也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证哲学学科的必要性以及中国文化中存在哲学思维的学者当推王国维。他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人所撰写的通俗哲学著作《哲学概论》,并很快将此书中的结论运用于批评张之洞等人审定的《奏定学校章程》。鉴于该章程规定“大学及优级师范学校之削除哲学科”,王国维提出了猛烈的批评。在发表于1903年7月《教育世界》55号的《哲学辨惑》一文中,他列举了哲学学科有存在必要的五条理由:哲学非有害之学;哲学非无益之学;中国现时研究哲学之必要;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研究西洋哲学之必要。

关 键 词:形上学 中国哲学 《教育世界》 哲学学科 学校章程 学科性 价值载体 哲学思维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