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凡金[1] 冯海芳[1] 

机构地区:[1]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

出  处:《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6期85-86,共2页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基  金:重庆市201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13074)阶段成果

摘  要:高校与教师之间除了存在一种经济性的劳动合同契约之外,还存在一种隐性的心理契约,二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失衡是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因素。激励教师积极争当双师型教师,需要准确了解教师在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我价值、岗位晋升、职务晋升和合理薪酬方面的心理期望。为此,应在平衡高校与教师心理契约的基础之上,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关 键 词:心理契约 双师型教师 激励机制 

分 类 号:G647[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