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教学的缺失谈政治教师哲学素养的提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兴华[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摘  要:唯物史观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博大而精深的思想体系,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深邃的哲学命题时刻给青年学生真理的启迪与思考。唯物史观的教学,正是要通过科学历史观的引领,帮助学生学会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生的体悟,从而成为有思想、能思辨的理性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政治教师的光荣使命。为此,政治教师除了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科学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艺外,还应该具有崇高的哲学境界和深厚的哲学素养。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固守应试教学的模式,忽略哲学精神的培养和哲学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功利性多、人文性少的教学,已经背离了哲学教育的本真要求,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搞清哲学是什么以及学习哲学的真正意义。这些情况的存在,暴露了一些政治教师哲学素养的浅薄。政治教师注重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已经显得十分紧迫。

关 键 词:哲学素养 政治教师 教学技艺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人类社会发展 青年学生 科学世界观 

分 类 号:G633.2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