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华

作品数:67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法治教育法治意识思想政治课《政治生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天津教育》《湖北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区域实践
《江苏教育》2024年第44期12-14,共3页武兴华 江舟 
江苏省连云港市推进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探索区域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实施与研发、赋能课程思政、打造校园文化名片的路径,讲好红色故事、传承西游文化,运用区域文化资源落实思政育人。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 “大思政课”建设 思政教育一体化 
以区域共同体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品质提升
《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10期61-64,共4页武兴华 蒋捍 王常亮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连云港市为破解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难题,先后成立了中学思政课教师参与的“名师工作室”“乡村教师培育站”“教育家型教师共同体”等区域共同体,通过团队文化滋养、专业技能历练、区域协同提升、校本研修强化等路径切实推动...
关键词:区域教研共同体 中学思政课教师 教师专业品质 教研创新 名师工作室 
《逻辑与思维》学习中负迁移的系统分类、成因分析及纾解路径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4年第9期48-53,共6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逻辑与思维》学习中频发的负迁移,主要可分为逻辑概念负迁移、逻辑规则负迁移、逻辑错误负迁移和逻辑方法负迁移。该现象由教材表述抽象、学生认知局限和教师教学针对性不足等因素所致。对此,教师可通过引导知识网络建构,重视新旧知...
关键词:负迁移 负迁移纾解路径 《逻辑与思维》学习 逻辑故事 有效学习 
逻辑故事:助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以“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学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批准号:B/2021/02/88)阶段性成果
《逻辑与思维》教材的显著特征是故事化表达,主要借助逻辑故事建构学科体系。逻辑故事的内涵与附加值具有广泛的育人功能。以“归纳推理及其方法”为例,在《逻辑与思维》教学中有效运用逻辑故事,有助于建构学科知识、启迪生活智慧、涵...
关键词:逻辑故事 《逻辑与思维》 学科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故事育人和学科协同上落实思政课一体化
《江苏教育》2024年第3期90-91,共2页武兴华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B/2021/02/88);2023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普通高中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型创新探索”(2023JSQZ0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逻辑故事教学法是指在逻辑学教育中重视和运用故事类课程资源(以下简称“逻辑故事”)实施教学的方法。逻辑故事能够彰显话语涵容力,提升教学吸引力,展示思维穿透力,彰显德育影响力。运用逻辑故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统编...
关键词:高中思政 思政课一体化 逻辑故事教学法 融合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逻辑故事的价值功能与学理解读——以“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教学为例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年第12期23-27,共5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B/2021/02/88)。
《逻辑与思维》教材中的故事数量多、形式多样,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资源。《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特别强调用逻辑故事实施教学,论述了逻辑故事具有解读知识、激趣导学、价值引导、话语转换四个功能。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逻辑与思维》 逻辑故事 教材解读 
应对政治新高考:培养学生“圈画式阅读”解题习惯
《中小学班主任》2023年第14期26-28,共3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项目编号:B/2021/02/88)阶段性研究成果。
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新高考政治卷阅读量越来越大,不少考生阅读素养有限,解题速率不高。教师应从训练学生“圈圈画画”着手,转变阅读方式,强化圈画式阅读在解题中的运用,将圈画的课堂行为渗透在解答主观题的各环节中;备课阶段要精选学...
关键词:新高考 圈画式阅读 考试与评价 试题研究 
新高考政治卷“法治意识”的命题思路探析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1期80-82,共3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2018年度考试专项课题“‘招生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K-b/2018/02)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2022年高考政治卷考查法治意识的命题思路主要表现在:将法治放置于政治背景之中,考查法治模式背后的政治立场;借助形式逻辑基本规则,检测考生推理水平与法治思维的过程;延续传统,以专业法律语言作为命题情境或情境的补充;侧重社...
关键词:新高考 法治意识 命题思路 法律逻辑 
《读本》助学困境突围的原则与策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37期25-27,共3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构与教学研究”(批准号:B/2021/02/88)阶段性成果。
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面临融合度不高和低效等现实困境。为改善这一状况,教师教学应遵循一体化原则、融合教学原则和学生主体参与原则,发挥学习笔记、参考资料、问题情境、精神食粮、实践指南的积极作...
关键词:《读本》助学 思政课一体化 融合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法治意识”考试与评价维度及启示
《中小学班主任》2022年第8期15-17,共3页武兴华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2018年度考试专项课题“‘招生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K-b/2018/02)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各地高考政治试卷及模拟试题,发现政治学科新高考正在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要求,通过五个维度考查青少年“法治意识”:重视核心价值引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作用;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侧重社会主义宪法制度领悟;关...
关键词:新高考 法治意识 思想政治 考试与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