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情"惠顾"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作品的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祥珺 

机构地区:[1]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五中学,730102

出  处:《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8期117-117,共1页

摘  要: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也是爱情的朦胧期。对“爱情”这样的话题特别敏感,但他们不敢公开说,更不敢公开去谈论,而内心却对异性或爱情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这种求知欲望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去获知时,街头淫秽的书刊杂志、影视节目的镜头及网络中的美眉便乘虚而入,成为学生心中“挡不住的诱惑”,欲望中的“食粮”。这个时期的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对性知识缺乏科学理智的认识,性道德观念尚未形成,所以,那些病态的东西很容易侵蚀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身心造成伤害,早恋现象的频繁出现就是~个证明。如果对中学生实行“禁欲主义”的封闭式教学,只会把学生推到极端。要知道,越神秘越好奇,越禁止越想探求。与其让那些不良的淫秽的垃圾乘虚而人,倒不如大胆公开的利用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来熏陶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因此,只要我们老师更新观念,带着一颗平常的心态,正确看待婚恋作品,引导学生在爱情作品中感受美、感受善,教材中的婚恋作品才能真正发挥美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关 键 词:高中语文教材 爱情题材 婚恋作品 语文课堂 解读 求知欲望 中学生 性道德观念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