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一九八二-一九九○:从现代主义到折中主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慧仪[1] 林源[2] 

机构地区:[1]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英文系 [2]香港浸会大学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5期130-144,F0002,I0001,共17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ZD1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0JZD0010

摘  要:小说《灵山》在高行健的写作中是至为重要的转折点。此说依据有二:一、高行健在现代主义“翻译”(译注:前章论述高行健早期作品可理解为把西方现代主义引进中国文学和戏剧创作之“文化翻译”)项目成功之后,与经典现代主义分道扬镳,试图在这部小说中把后现代主义写作范式“翻译”到中文创作中去。二、“西方”对高行健作品的接受,始于《灵山》,他的作品从此进入“世界文学”之列。

关 键 词:西方现代主义 《灵山》 折中主义 文化翻译 早期作品 “世界文学” 戏剧创作 写作范式 

分 类 号:I565.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