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静波[1]
出 处:《理论月刊》2013年第11期45-48,共4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ZX017)
摘 要:亚里士多德对善的论证是从批判柏拉图抽象的理念论开始的,他指出善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关注人的现实活动的目的。幸福的本质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思辨作为理论理性的体现是最高幸福;当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发生冲突时,实践理性应让位于理论理性。亚氏对思辨活动的极大赞美使幸福作为最高善退隐到了柏拉图的理念之中,理论理性消解了实践理性,从而使得在实践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又处于不断的纷争之中,斩断了实践理性通达幸福的可能,最终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