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解析与引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静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理论月刊》2013年第11期45-48,共4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ZX017)

摘  要:亚里士多德对善的论证是从批判柏拉图抽象的理念论开始的,他指出善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关注人的现实活动的目的。幸福的本质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思辨作为理论理性的体现是最高幸福;当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发生冲突时,实践理性应让位于理论理性。亚氏对思辨活动的极大赞美使幸福作为最高善退隐到了柏拉图的理念之中,理论理性消解了实践理性,从而使得在实践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又处于不断的纷争之中,斩断了实践理性通达幸福的可能,最终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

关 键 词: 幸福 德性 现实活动 思辨 

分 类 号:B502.233[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