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话”作为语文课的“还原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广东 

机构地区:[1]江苏连云港市灌云高级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3年第11期53-54,共2页

摘  要:自从新课程开展以来,“对话”一词席卷天地,各种关于对话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时至目下,“对话”一词仍有方兴未艾之势。其实,有关“对话”的理论源自于西学,如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及其引发的文本解释学资源、弗莱雷解放教育学视野下的对话资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等等。“与自然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这些话语我们耳熟能详,“对话”俨然早已经泛化。显然,如果一切都称之为“对话”:教育是“对话”,教学是“对话”,那么语文教学更是“对话”。毕竟语文是“对话”的最基本的介质。我们在此只想就语文课“对话”的实质及语文“对话”层次作一简单探讨,让“对话”成为语文课的“还原剂”。

关 键 词:“对话” 语文课 还原剂 解放教育学 语文教学 伽达默尔 对话理论 师生对话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