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广俊
机构地区:[1]吉林省公主岭市毛城子镇中心校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167-167,共1页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摘 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有几点粗浅的看法。〈br〉 一、不断拓展创新的空间〈br〉 近几年来,尽管我们的语文教学搞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不足。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教师仍然担当着主要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仍然是导演行为。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一直充当着"牧羊人",学生的行为、思想始终围绕着"牧羊人"手中的鞭子转。也就是说哪里有"草","羊群"就往哪里"赶",更不允许个别的"羊"走出"羊群"。其实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的观点是教师应该放下手中的"鞭子",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活动的空间。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应该给学生更大的思维活动场所、自由广泛的创新机会,尽量让学生减少行为思维的无谓限制,尽量让学生走出"羊群",让其自由驰骋,自由表现,最好能让其发现新的"草地"。对学生的独特想法,多鼓励,少挑剔,使学生消除顾虑,货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把学生是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创造敢于开口的人、敢于怀疑、敢于发问、敢于说"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享有学习语文的自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