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精彩”,让“小提问”创造“大智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俊[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出  处:《启迪与智慧(中)》2014年第6期90-90,共1页Inspiration and Wisdom

摘  要: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形象地说,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往往就像投入水池中的—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人隋入境,欲罢不能。然而,回顾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数学课堂中呈现的那些“迷人景象”:情境创设“百姿千态”、动手操作“百鸟争先”、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透过“浮华背后”,来审视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中却存在着不少误码区,隐说是无效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下面用两课例说明:无效课例一:问题过大,缺乏梯子辅助 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在“转化”这一环节上处理得非常好,通过四次转化(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此时,学生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关 键 词:课堂提问 大智慧 学生思维 “百家争鸣”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 数学课堂 动手操作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