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记叙文阅读解题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金桥[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出  处:《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年第7期33-33,39,共2页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中考语文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和分值都比较大,教师往往都比较重视对这一题型的研究探讨,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就是加大训练量,希望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解题能力?需要教师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三个途径人手.帮助学生认清记叙文阅读题设计的“真实面目”——考查目标、命题意图、答题能力。一、明确记叙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概括总结得太多,感受鉴赏得太少,导致美学形象的割裂化和符号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有如下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段话针对的是文学作品,就是《标准》中所说的虚构作品,也即Ⅱ十圣陶先生所说的文艺类作品(叶老对语文教学文体类型的分类:文艺类和非文艺类)。在这一类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它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文学作品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品位。教学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和感悟上。这种体验和感悟以语言为媒介,注重语言的表意功能和美学特征,这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即是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 键 词:记叙文阅读题 解题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鉴赏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 实际教学 教学目标 

分 类 号:G63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