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莹莹[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
出 处:《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14年第10期40-40,45,共2页Henan Education
摘 要:当今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正大规模进行着,数学课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而今的教学强调的不仅是掌握现成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即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变过去“以数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为“以数学能力为中心的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作为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笔者发现,教育界对现行数学教学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当今数学教学评价手段仍然单一,考试命题仍具很强的基础性,因此,数学教学仍以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为唯一目标,课堂上还是仅重视“双基”的操练和落实。二是过于“淡化双基教学”。有人甚至说,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落实已经过时,“双基”观是陈旧落后的数学课程观的典型代表。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只注重过程、方法的体验,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都可以不记、不深入理解,下课后学生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考试成绩不如以往。显然,以上这两种观点都是把素质、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了,对数学教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