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课中无效环节的诊断和纠正策略初探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国祥[1] 蒋铁伟 

机构地区:[1]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214200 [2]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4200

出  处:《中学数学月刊》2014年第11期37-38,41,共3页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规划立项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FB108165)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高三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复习课的常见模式是:知识方法回顾课堂例题精讲课堂教学反馈一课后作业巩固.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呈现知识点,问题一个接一个,题型套路一套又一套,课后布置同类型习题巩固.这种教学模式常常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疲于应付,导致知识点孤立,缺少联系;思维迟钝,缺少灵动;解题模仿,缺少创新,问题稍加变化就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如何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话题.本文揭示复习课各个环节的无效性的诊断,并提出纠正策略,以推进高三复习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 键 词:数学复习课 纠正策略 高三 诊断 知识结构 课后作业 课堂例题 基本技能 

分 类 号:G633.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