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向慧[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出 处:《法音》2015年第3期4-8,共5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鸠摩罗什入关是中国佛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汉地的短短十余年里.鸠摩罗什重译了大小品《般若》、《法华》等大乘经典,并系统地翻译了“以为心要”的大乘中观论书。借由他传承的般若三论之学,修正了两晋以来中国僧人对于“空”的理解;重译的《法华》、《维摩》等重要大乘经典,成为了中国大乘佛教研究和发展的奠基作品:其所翻译的《成实论》,在南朝掀起了研究的热潮……然而,根据僧传记载,这样一位载誉当时.又得到王室礼遇的鸠摩罗什,在长安的年月里.却常常忧凄苦闷,郁郁不得志,还一度想要辞还西域.而他苦闷的症结.似乎与当时毗昙学在中国的流传颇有关联。本文即以鸠摩罗什与毗昙学的关联为线索,探讨罗什对毗昙的评价.以及鸠摩罗什欲弘之论与中国佛教欲求之法的微妙错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