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论

作品数:31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洲塔仁青吉李小荣班班多杰刘嘉尧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西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藏学学刊》《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中观文献残卷及其特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年第4期83-92,共10页仁青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藏文写本《维摩诘经》的整理及汉藏译本比较研究”(20BMZ027)。
敦煌藏文文献作为现存最为古老的藏文文献,内容涵盖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法律条文、书信等,展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社会风貌及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是研究西域史、敦煌学、藏学等的第一手资料。文章以法藏和英藏敦煌藏文文...
关键词:敦煌藏文文献 中观论典 分类 特征 
英、法所藏敦煌古藏文中观文献分类及其特点研究被引量:1
《藏学学刊》2021年第1期17-31,356,共16页仁青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藏文写本《维摩诘经》的整理及汉藏译本比较研究”(20BMZ027)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论文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为主要资料来源,整理并介绍了将近四十多份古藏文中观文献资料。同时,结合藏文大藏经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和对勘研究,指出该文献中缺页、错页、内容前后...
关键词:法国国家图书馆 文献分类 敦煌藏文文献 古藏文 文献资料 中观论 藏文大藏经 敦煌西域 
浅谈中观论第二品词义及其在佛教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0年第1期122-136,共15页嘎玛次仁 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GSP-005)。
龙树《中观论》是佛教哲学的代表作,共有二十七品。各品中阐述了中观终极派观点,即一切法性亦空,空而亦无,空生一切法的佛教最高哲学观。从而解释利弊、好坏、轮回、涅槃、生死、病老等有为法的分类与作用。中观派亦持因缘起故本性空,...
关键词:   佛教哲学 
果然巴评宗喀巴的“应成”中观论——以诠释学视角解读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59-67,共9页扎西郎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19ZDA236)阶段性成果
果然巴·索南桑格是15世纪萨迦派一位注重学理的人物。他曾经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影响深远。在他的名著《辨别正见·胜乘要义月光》中,他从七个方面驳斥了宗喀巴的学说:(1)"胜义空性"的论述超出了中观思想;(2)对"世俗名...
关键词:果然巴 宗喀巴 诠释学 中观 中国化 
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本土化的历史阐释被引量:5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181-203,共23页班班多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传佛教思想史资料选编暨藏传佛教思想史论”(14ZDB117)阶段性成果.
从阐释学视角考察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需要准确理解印度佛教文本、义理本身的一般性,又要肯定中国阐释者基于自身经验对印度佛教文本、义理所作的个性化、创造性建构。在前弘期,藏人智者在继承、融汇印汉佛教中观相关元素的基...
关键词:藏传佛教 般若中观论 阐释学 中国化 
王孺童 立言八百万 “无功”四十年
《中华儿女》2018年第4期18-19,共2页陈晰 
在王孺童的著作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传统典籍的校勘释义,这就需要对不同版本进行比较。这在常人看来极为枯燥的工作,王孺童却每每醉心其中讲罢中观论,余说九部圆。尘风寒刺骨,法喜满心田。立言八百万,无功四十年。再逢新世纪,道隐可...
关键词:立言 宗教文化出版社 传统典籍 出版发行 中观论 常人 
吉藏的中观思想——以《中观论疏·观四谛品》的若干问题为核心
《中国佛学》2016年第2期130-145,共16页苏畅 
本文以吉藏对《中论·观四谛品》所做的注释为研究对象。该品是《中论》中最重要的一品,也是历代注释家最为重视的一品,其中涉及龙树对空性的正面描述,自续派和应成派就龙树文句的解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而吉藏又不同于两家。本品还涉及...
关键词:中观学 吉藏 《中论·观四谛品》 
莲花戒大师《修法次第》三卷对藏传中观论的影响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6年第4期123-134,共12页索朗旺杰 
关键词:藏语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浅淡鸠摩罗什对小乘毗昙的认识
《法音》2015年第3期4-8,共5页向慧 
鸠摩罗什入关是中国佛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汉地的短短十余年里.鸠摩罗什重译了大小品《般若》、《法华》等大乘经典,并系统地翻译了“以为心要”的大乘中观论书。借由他传承的般若三论之学,修正了两晋以来中国僧人对于“空”的...
关键词: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史 小乘 《成实论》 佛教研究 大乘 中观论 “空” 
《三论玄义》成立背景之探讨——以与新罗三论学文献的关联性为中心
《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51-62,共12页崔鈆植 
序文据传是吉藏著作中的《三论玄义》及其《大乘玄论》被认为是吉藏思想,特别是对三论学基本思想进行体系化整理的纲要。但是对于《大乘玄论》是否是吉藏本人的著作早有疑问提出~①,而近来更是通过对其内容的具体探讨来探讨吉藏阐述的...
关键词:《三论玄义》 奈良时代 中观论 三论宗 三论学 《大乘玄论》 《三论游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