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典籍

作品数:68被引量:9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畔刘建忠褚剑锋王东波李国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国耶稣会士傅圣泽收藏中国传统典籍新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谢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十六至十八世纪汉籍在西欧的流布”(2024JJ028)。
1720年傅圣泽离开北京时,其收藏的中国传统典籍约为307部,离京时遗失一部分,在广东等候返回欧洲时又补充购买了约60部,最后带回欧洲者约为331部,为18世纪初欧洲最大一宗中国典籍专藏。从四部分类法的角度来看,傅氏藏品以经部文献最为丰...
关键词:傅圣泽 梵蒂冈图书馆 英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汉学 
近十年来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及研究成果述评(2012—2022)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袁小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朔方文库》编纂”(17ZDA268)。
近十年来,学者对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三类,即文献整理、专题研究及综合研究。文献整理成果主要以专著和丛书的形式呈现,而专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宋及明清时期的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综合研究则侧重...
关键词:西夏 汉文文献 传统典籍 整理与研究 
典籍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价值及路径探究——以《论语》为例
《创新教育研究》2024年第10期61-67,共7页姜丽娜 
中国历代传统典籍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人文精神及道德追求,是促进教育充分发挥育人价值的生动载体。在中学历史课堂中,传统典籍的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典籍,深挖其精...
关键词:传统典籍 《论语》 中学历史教学 
元认知视角下的中华传统典籍游戏化阅读推广探析被引量:1
《图书馆》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谭翔尹 
中国图书馆学会2022年阅读推广课题“基于游戏化理念的中华传统典籍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YD2022B6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为了使中华传统典籍游戏化阅读推广线下活动能够实现融学于趣的目标,文章引入元认知理论搭建以提升用户典籍阅读元认知能力为导向的中华传统典籍游戏化阅读推广的思路框架,并结合游戏化DMC系统提出活动的策划要点,分别为明确活动目标、...
关键词:元认知 游戏化 中华传统典籍 阅读推广 
从“天”的内涵试探天主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的人文路径
《中国天主教》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徐佳希 
一、中华传统“天”之内涵与明清传教士对其辨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的内涵十分丰富,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似乎无法“一言以蔽之”。清末一位思想家兼天主教徒黄雯默曾对中华传统典籍中“天”字的含义做了如下归纳,约有十二义:一是...
关键词:神学思想 人文路径 天主教 形天 中华传统 传统典籍 中国化 《说文》 
我国传统典籍中的孝文化表达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被引量:2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31-34,共4页张番红 芦彦琴 
2021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2021YB084);2023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新时代‘两个确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2023A-102)。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蕴含的丰富孝文化表达,彰显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文化滋养。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文化与价值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引领一代又一代青...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孝文化 民族凝聚力 精神家园 
翻译之维度与阐释之限度——基于传统典籍域外传播的译介考察及文化思考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38-40,共3页徐畔 汪晓彤 
翻译是阐释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是行为主体之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对于文化典籍而言,其翻译与阐释的内在关联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第一,阐释的逻辑演绎是语际转换的意识体现。以逻辑起点为参照标准的、依附于不同语境范...
关键词:理解和表达 语际转换 西方中心主义 文化典籍 参照标准 逻辑演绎 行为主体 文本信息 
中国伊斯兰教传统典籍《伊雷沙德》探究被引量:1
《中国穆斯林》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冯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本土化视域下的中国伊斯兰教山东学派研究”(项目号20CZJ013)阶段性成果。
《伊雷沙德》(Irshād)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的传统典籍,特别是在山东学派中经学价值较大、讲传时间较长、翻译版本较多,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影响。鉴于《伊雷沙德》目前已无人讲传,且学界并无相关研究,笔者不揣冒昧,探究《伊雷沙德》的著...
关键词:伊斯兰教 山东学派 翻译版本 经学 传统典籍 不可忽视 探究 
翻译之维度与阐释之限度——基于传统典籍域外传播的译介考察及文化思考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1-100,共10页徐畔 汪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诗学研究与理论版图重构”(20&ZD291);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团队资助项目“中西比较文学创新团队”。
翻译是阐释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是行为主体之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对于文化典籍而言,其翻译与阐释的内在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阐释的逻辑演绎是语际转换的意识体现。以逻辑起点为参照标准的、依附于不同语境范...
关键词: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建构 阐释逻辑 文化自觉 
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与外传中的可视化作用及其完善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曾碧锋 唐新萍 樊蓉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1073);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毛泽东诗词英译赏析研究”(16JD1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译者应当重视图像副文本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和传播中的作用,以更全面地把握中国传统典籍文化思想,更准确地传播其文化内涵,合理打通传统文化生成语境之路径,切实推进中国传统典籍在西方...
关键词:图像副文本 中国传统典籍 翻译与外传的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