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母小勇[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期32-39,共8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我国大学目前广泛开展的通识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知识单一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通识教育课程仅强调学科知识融合,是一种片面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博雅教育"和19—20世纪教育学家的"自由教育",其终极目的是通过理智训练实现人类理性或理智的发展。现代大学应然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成人"与"成才",其基本功能是:为大学生提供理智训练,让他们形成处理事务的一般的理智习惯和社会伦理;使大学生实现对多元世界观、各种方法论、各种研究范式的认知,让他们具有运用多维视角审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认识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形成高尚的人格。
关 键 词:通识教育课程 博雅教育 自由教育 理性 理智训练
分 类 号:G642.3[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