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永杰[1]
出 处:《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9-44,共6页Journal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摘 要:有声思维法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现今已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有声思维法自身的特性不仅为翻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使其成为研究译者的思维过程最自然、最适宜的方法。在翻译研究中,隐喻的英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隐喻的使用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认知观的隐喻研究逐渐形成并成为隐喻研究的主流方向。通过采用认知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有声思维法研究隐喻的翻译过程,可以揭示隐喻认知过程的本质和隐喻的翻译策略。而对于翻译过程来说,翻译单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翻译单位的选择影响着文本的翻译效果。因此,运用有声思维法研究译者在隐喻英译过程中如何选择翻译单位对隐喻翻译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