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升华”:审美现代性中的主体精神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文瑾[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人文杂志》2015年第9期58-69,共12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道德崩溃与现代性危机"(12CZX050)

摘  要:审美现代性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反现代的现代性,其实质是将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在感性层面上推进了一步,使得主体性原则不止确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更确立在个人情感、欲望和想象力的自由上。本文以推进了审美现代性的代表性作家(如萨德、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巴塔耶等),以及代表性的文学现象为例说明:审美现代性是对主体性原则的激进化,这种激进化以寻找自我或文学的"本真性"为由,却可能使主体由于丧失分寸的僭越而重返人类生存的野蛮状态。本文对现代文学与恶的关系做出一个思想史的梳理,意图揭示现代性的边界:现代性本是为了让人通过理性和科学来摆脱原始蒙昧力量的统治,然而,主体性原则的无限激进化,亦有可能使现代人的生存"倒退"回命运的统治之下,使现代性遭遇自我摧毁。

关 键 词:审美 现代性  本真性 波德莱尔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J0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