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新水[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哲学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15年第10期19-25,共7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哲学研究一直以来就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与中国古代思想本身的内在理路相矛盾,以某个西方哲学家或某派西方哲学的思想为指挥棒,强行给中国古代思想找出路。第二,与中国古代思想经典本身的历史背景、语境、语法、语义和逻辑相违背,以某个西方哲学家或某派西方哲学的观念为主旨,强行注入中国古代思想经典。第三,忽视中国古代思想本身的不足和缺失,以当下西方文化和哲学的问题为问题,强行重建中国古代思想。这些普遍性的问题在丁文中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完全倒向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哲学就是探索存在,亦即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并认为只有立足于此哲学才可能重新开始,而这种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在于哲学第一开端的由西转中。因此,他仅从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入手,而完全忽略分析哲学和现代逻辑学的成就来论证哲学在中国重新开始的可能性。第二,立足牟宗三而以古代儒家心性论作为会通中西思想及建立现代中国哲学的契机,像牟宗三一样对先秦儒家经典做了一些为我所用、违背经典语境、语义、语法、逻辑和历史背景的解读。第三,因为忽视中国古代思想基本缺乏自觉的逻辑训练这一事实,所以忽略了亚里士多德推崇的理论理性和思辨活动对中国哲学重建的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