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

作品数:166被引量:40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刚杨春时仲霞邓安庆李佃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童心哲学何以是教育学的“第一哲学”?——基于现象学的视角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姜勇 段青如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ZDA336)。
童心哲学是真正“回到儿童本身”的新哲学。唯有将童心哲学作为教育学的第一哲学,教育学才会找寻到教育的终极真理、精神家园、光明大道。童心哲学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领先性。童心哲学在教育学大厦里具有学科地位的优先性、普遍性和...
关键词:童心哲学 第一哲学 现象学 
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何以可能?
《新华文摘》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李佃来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在英美学术界全面复兴,成为引领时代学术风潮的显学。近20多年来,政治哲学在中国学术界也经历了一个从相对寂寥到不断繁盛的发展过程,并且已晋升为哲学的二级学科。然而,这个情况并不意味着政治哲学在今天已...
关键词:二级学科 引领时代 全面复兴 哲学 何以可能 关键时期 
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何以可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24-25,共2页李佃来 
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不能把政治哲学先定地安放在分支哲学和部门哲学的位置上,而是需要从第一哲学的层面来认定,因为在哲学发展的一些关键时期,政治哲学恰恰具有第一哲学的定位或地位。本文力图在追溯和重释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
关键词:史论结合 古典政治哲学 正本清源 亚里士多德 何以可能 政治 第一 
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何以可能?
《求索》2024年第5期5-14,共10页李佃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价值前提、思想资源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DA103)。
长期以来,人们将政治哲学视为分支哲学和部门哲学,从而把它排斥在第一哲学的门外。但从哲学发展的实际历史来看,政治哲学的身份问题和第一哲学问题,都具有远超人们通常理解的复杂性。透过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念,我们应当将第一...
关键词:政治哲学 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 古典政治哲学 现代政治哲学 
从第一哲学转向“形而上学经验”——阿多诺重构形而上学的基本思路辨析被引量:2
《长白学刊》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王晓升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基金资助(文科创新团队——科技伦理与“哲学+”前沿创新团队)。
阿多诺否定了传统上的第一哲学,把形而上学和经验科学结合在一起,形而上学由此不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玄思,而变成关注人类生存境遇的哲学。阿多诺试图通过“形而上学经验”的概念建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必须关注人的生存体验...
关键词: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经验 阿多诺 幸福 
胡塞尔第一哲学的演变历程及其内在逻辑探究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16,共9页岳富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胡塞尔本我学及其心灵哲学效应研究”(22XZX003);四川大学哲学系自主立项项目“胡塞尔第一哲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研究”(ZXZ202203)。
胡塞尔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继承了第一哲学追求开端的理念。此理念并非现成存在,而是经历了活生生的演变:从关于经验事实总体的科学形而上学,到关于先天本质与超越论主体的超越论第一哲学,再到关于超越论事实的原事实形而上学。对...
关键词: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 演变 理念 现实化 
弗朗西斯·培根与第一哲学的重构
《哲学研究》2023年第11期97-107,F0003,共12页吴树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艺复兴哲学经典的翻译与研究”(编号22&ZD040)的阶段性成果。
培根素以经验论者著称并为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经验主义倾向并未妨碍他对思辨哲学传统的坚持和追求;相反,培根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哲学理论并为之赋予了重要地位:他把第一哲学视为一门普遍的科学并将其作为一切科...
关键词:第一哲学 公理 超越者 工具论 自然哲学 
被给予性与空间性——一个关于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的新争论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96-105,共10页尹兆坤 
现象学在开端时期就要求成为第一哲学,并且这种要求也贯穿于整个现象学运动,是现象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胡塞尔的直观原则、海德格尔的存在原则、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费加尔的空间性原则,都是对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的争论之表现。其最...
关键词:被给予性 空间性 现象性 原则 第一哲学 
美学何以成为第一哲学——杨春时先生美学思想述论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6期9-14,共6页肖建华 吴上清 
杨春时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美学家,后实践美学代表。他不断在美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他始终站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引领着中国当代美学的向前发展。201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是其美...
关键词:杨春时 主体间性 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 现代性 审美主义 中华审美现象学 
“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3年第3期20-29,共10页仲霞 杨春时 
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命名为“第一哲学”。古希腊确立实体本体论是“第一哲学”,但由于其独断论缺陷,在近代发生了“第一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否定实体论,“第一哲学”转向实存论、伦理学(他异性哲学);同时认识论终止,“第一哲...
关键词:美学 “第一哲学” 审美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