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留白”与“虚实相生”——试析对接受美学理论的一种误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金东[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

出  处:《青年作家》2015年第12期139-140,138,共3页Young Writers

基  金:2013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项目号:2013PYZW04)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号:13XWB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方接受美学的“空白”、“召唤结构”等说法与中国传统的“留白”、“虚实相生”等说法有较相似的地方,但两者更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可以说,“空白”的文本论是死的,是对文本解剖出来的死的“结构”,“留白”说则恰恰要让作品活起来,要让作品因“空”、因“虚”而“活”而“灵”。说到底,书画传统上的“留白”说,是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虚实相生”的一种落实。

关 键 词:虚实相生 接受美学理论 文艺美学 召唤结构 文本意义 言有尽而意无穷 《静夜思》 杨柳青青 春夜喜雨 景清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