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童画”:让儿童的思维过程看得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友平[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

出  处:《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5年第11期31-33,共3页Jiangsu Education

摘  要:数学“童画”是一种基于儿童的可视化学习方式,其价值指向学习本体、儿童天性和数学思维,具有儿童性、可视性、动态性、结构性等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童画”形式的抽象、示例、解释、预测、建构等活动,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 键 词:数学“童画” 儿童化 可视化 看得见 思维过程 

分 类 号:G623.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