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飞雁[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博士河南南阳473061
出 处:《教育评论》2015年第12期7-9,18,共4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边疆戏曲审美文化研究"(编号13CZW015);2013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与重建"子课题"艺术学与美学基本理论的重建问题"(编号13JJD750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多元文化教育是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包括文化多样性教育、多民族教育、妇女教育、残疾人教育、生态平等教育等丰富内涵,其目的在于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教育平等以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荣。然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历程中却被等同于少数民族教育或多民族教育。为此,我们需要追溯其历史源流,理清脉络,以准确把握多元文化教育丰富内涵,促进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多元文化和谐共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