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智庭[1]
出 处:《文艺研究》2016年第3期39-48,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中性"写作,是巴特很早就推崇和主张的一种写作风格。他的"中性"思想在后来得到不断完善,以至于成为他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一种根本理论,也构成了他人格的重要部分。概括说来,他把"中性"定义为"凡是破除聚合体的东西",亦即凡是打破二元对立关系的东西,并赋予了其"动态的"内涵。本文在概述巴特"中性"思想演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他的"中性"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古代思想的结合情况和他在面对中国现实时的"认同"即"中性"态度。文章也谈及巴特自己对于"中性"的符号学解读和符号学界对于这一观念的深入探讨,并扼要论及他在"中性"思想主导下的重要审美实践——片段式写作和无序排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