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庭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罗兰·巴特模态述论语言学基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国符号学的过去与今日
《外国语文》2022年第4期1-12,共12页张智庭 
法国符号学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符号学研究中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文章旨在从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中厘清法国符号学产生、发展的脉络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明确说明其前后两个发展时期的研究内容,并对两个时期符号学名称的汉语译名发表自己...
关键词:系统论符号学 叙述论符号学 传播符号学 结构 意指 
话语符号学:从韩蕾《论巴尔特》谈起
《符号与传媒》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张智庭 
本文从韩蕾博士《论巴尔特:一个话语符号学的考察》谈起,首先肯定作者的观点,即巴尔特话语符号学为超语言学并在总体上与其新修辞学有同质关系,同时就“话语符号学”这一概念在法国的出现与当前状况做了介绍,一并以全新的资料厘清了结...
关键词:话语符号学 结构符号学 叙述符号学 修辞学 陈述活动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6年第3期39-48,共10页张智庭 
"中性"写作,是巴特很早就推崇和主张的一种写作风格。他的"中性"思想在后来得到不断完善,以至于成为他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一种根本理论,也构成了他人格的重要部分。概括说来,他把"中性"定义为"凡是破除聚合体的东西",亦即凡是打破二...
关键词:巴特 聚合体 二元对立关系 艺术作品 无序排列 写作风格 符号学理论 言语活动 索莱尔 审美实践 
巴黎符号学学派的语言学基础被引量:3
《语言学研究》2015年第2期5-16,共12页张智庭 
法国的符号学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符号学研究的一支劲旅。法国符号学,可分为在semiologie名下的"结构论符号学"和在semiotique名下的"巴黎符号学学派"(Ecole de Paris)。前者的定名早于后者,而结构语言学传统是它们的共同发源地,只是两者...
关键词:结构论符号学 巴黎符号学学派 Saussure Hjelmslev Benveniste 
莫言闪小说《狼》的符号学解读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5年第8期14-21,共8页张智庭 
作为在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论,符号学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在不少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其部分概念,例如"互文性"、"文本"等,也渗入文学研究与批评方面。本文拟根据文学符号学的方法,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人物...
关键词:文学符号学 《狼》 小说 莫言 解读 “文本” 语言学基础 符号学分析 
解读“罗马柱”
《符号与传媒》2013年第1期40-53,共14页张智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外国文化进入我国,它们大部分都已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引进的外国文化并不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本文拟结合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对某地出现的“罗马柱”做粗浅的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能指 所指 合取 析取 诚信模态 
激情符号学被引量:7
《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3期3-19,共17页张智庭 
今天,主体的情感性研究,已经构成法国符号学在语用维度和认知维度之外的另一个内容丰富的探索维度,格雷马斯和巴黎符号学学派成员们为此做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叹服的研究成果。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激情符号学”理论...
关键词:激情符号学 模态 附连关系 非-主体 感受 
巴尔特到中国:有关“俗套”的符号学思想——序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日记》译本
《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4期24-35,共12页张智庭 
该文结合“俗套”的历史概念,介绍了罗兰·巴尔特在《中国行日记》和在其多部著述中有关“俗套”的符号学思想,并对于相关符号学术语做了阐述。
关键词:俗套 多格扎 砖块 能指 所指 
罗兰·巴特文艺符号学浅析——解读其《文艺批评文集》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73-81,共9页张智庭 
本文从解读罗兰·巴特的《文艺批评文集》一书入手,介绍了他有关符号和文学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并就其涉及的某些相关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本文作者尤其就文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议题,根据罗兰·巴特的提示并结合普通...
关键词:罗兰·巴特 《文艺批评文集》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自欺 
文艺符号学研究中的“中国面孔”——谈藏策先生新著《超隐喻与话语流变》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张智庭 
青年批评家、学者藏策的理论新著《超隐喻与话语流变》自今年问世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得到了文学界与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被称作"藏氏理论",而他所独创的"提喻论"与"超隐喻说"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提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本质意...
关键词:符号学 中国 流变 话语 隐喻 学术思想 文学 分析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