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莹[1]
机构地区:[1]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306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32-234,共3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摘 要:莫言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所创作的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不仅表现了自己娴熟的创作技巧,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而且还为研究翻译实践中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本。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自己的努力,不仅来自于他娴熟的创作技巧和对生活深邃的思考,而且还来自于其作品的翻译者,来自于翻译者对其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这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莫言作品的翻译问题及其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既可以加深读者对其原文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突出翻译者对文化全球化所做出的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