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蒜薹之歌》

作品数:97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倩王学谦郑婷李琳杜迈可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莆田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莫言小说创作中的身体叙事研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20期18-22,共5页宋懿霏 宋宇 
河北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晋察冀文艺与共和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521100222054)阶段性成果。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以现实为基础的小说,作者在人物职业身份的设定、形象的塑造、修辞喻体等层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以早期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针对身体叙事这一创作手法,探究身体叙事与故事中人物职业身份、主题主旨、审美...
关键词:莫言小说 身体叙事 天堂蒜薹之歌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以《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版译本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9期37-40,共4页刘愫 祁文慧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文学英译对外传播研究”(SJCX24_0408)和“译学传承与发展:探寻中国传统译论发展之路”(SJCX24_0409)阶段性成果。
莫言的小说以独特的构思、充满想象力的描写以及天马行空的表达方式而著称。译者葛浩文基于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完美再现了莫言小说的原汁原味。本文以葛浩文版《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三方...
关键词:文学翻译 创造性 莫言 葛浩文 《天堂蒜薹之歌》 
改写理论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修辞格英译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19期115-117,共3页唐美琛 
《天堂蒜薹之歌》中修辞格的运用是莫言写作风格的代表性特征之一。本文以勒弗菲尔的改写理论为背景,研究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大因素对译者的操控,研究发现翻译家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受到三种因素的操控,从而对修辞格...
关键词:改写理论 修辞格英译 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 
莫言作品英译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研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教育学前沿》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黄梦倩 
成都外国语学院2023年科研课题一般项目:中国故事对外传播项目(ZGGSDWCB08)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如何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引发了广泛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都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多次提到了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深受语言因素的制约,中国文化成功地走出国门,...
关键词:中国文化 翻译 文学作品 传播途径 
框架理论视角下莫言小说习语英译研究——以葛译《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海外英语》2024年第8期16-18,27,共4页刘嘉玲 
江苏大学第21批大学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1C423)“认知框架视角下莫言小说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该文从框架理论出发,选取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及其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分析葛浩文在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中如何利用认知操作,创造性地对莫言小说中的习语进行框架重构。研究发现,框架理论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中的习语具体有三大表...
关键词:习语 框架理论 《天堂蒜薹之歌》 英译 
顺应论视阈下《天堂蒜薹之歌》的乡土话语建构研究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李宝虎 李广伟 
本研究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乡土文学话语建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文学话语的构建一方面要从语境入手,实现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以及篇...
关键词:顺应论 《天堂蒜薹之歌》 乡土文学 乡土话语 
基于语料库的转折连词“但(是)”英译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3期40-42,70,共4页范玉心 
研究选取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并采用语料库方法,自建《天堂蒜薹之歌》原文与葛浩文译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并从语义角度出发,结合六种转折关系,对文本中转折连词“但(是)”的译法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葛浩文在翻译转折连词“但(...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 语义学 转折连词 《天堂蒜薹之歌》 
气味表征中的隐喻——以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王思佳 张堂会 
江苏省双创团队项目2020(20046);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BRA2017472)。
强烈的感官性为莫言小说打上了鲜明的风格标记,而嗅觉作为感官经验的一部分,在小说叙事中具有叙事、美学、话语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以文本中的气味描写为中心,将嗅觉感官作为载体,通过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活动与...
关键词:气味 嗅觉叙事 莫言 
翻译伦理——安东尼•皮姆翻译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9期3925-3930,共6页唐瑜瑜 李莉华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安东尼•皮姆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他的合作共赢翻译伦理观和其中的交易成本与风险控制思想,基于此,作者分析了该理论思想在作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得出结论,该译本的译者比较符合安东尼•皮...
关键词:安东尼•皮姆 翻译伦理 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对社会问题与家庭伦理的双重剖判
《艺术广角》2022年第5期49-59,共11页张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法治建构的互动关系研究”(17BZW187)研究成果。
在莫言的长篇小说中,《天堂蒜薹之歌》可谓是一部简洁明快的杰作,尽管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这部文字数量不大的作品,就像是从一篇无形的律诗中截取下来、可以独立成章的绝句,叙述简练俊逸,意境回味无穷。
关键词:莫言 家庭伦理 律诗 绝句 俊逸 简洁明快 丰富的内涵 天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