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话语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华路宝利唐亚琴梁道礼李雅妮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韩国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求索》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契约文书:乡土中国的乡土话语——品读《南岭走廊契约文书汇编(1683—1949年)》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杨文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850013)。
民间契约文书的发掘、整理、出版和跨学科研究是近四十年以来中国学术界的重要成果。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民间契约文书遍布西北、华南、华北、华中、西南等广大地区,既存在于汉族地区,也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在众多的成果中,《南岭走廊...
关键词:契约文书 南岭走廊 历史话语 
顺应论视阈下《天堂蒜薹之歌》的乡土话语建构研究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李宝虎 李广伟 
本研究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天堂蒜薹之歌》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乡土文学话语建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文学话语的构建一方面要从语境入手,实现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以及篇...
关键词:顺应论 《天堂蒜薹之歌》 乡土文学 乡土话语 
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中“乡土话语”诠解被引量:5
《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16期14-22,共9页路宝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教育原创困境与范式转换研究"(15YJA880045);主持人:路宝利
改革开放40年,依据基本样态,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经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与"理实一体化"三个阶段的演进,其间虽偶有"乡土话语"生发出来,但由于长期在CBE、MES、学习领域课程等"西方话语"主导下,遂将该领域置于"基因"困境、"依附"困境...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职业教育 课程变革 乡土话语 
“交叉地带”的乡土话语——路遥方言写作论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1期125-134,共10页王素 梁道礼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6JK1355)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作家,在最能标志作家艺术个性的作品的语言组织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对秦地方言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使用,路遥也不例外。路遥看重的并非是方言在文学叙述中的“修辞”意义,也不仅仅是其作为地域文化符码...
关键词:方言写作 路遥 乡土话语 陕西作家 “新时期” 语言组织 艺术个性 文学叙述 
简析李文求与胡学文小说中的戏剧性叙事和乡土话语的美学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139-146,共8页李美善 
中国和韩国在各自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涌现了不少的农村作家与作品,在洞察他们的现状时应把文学想象力和社会针对性融合在一起。本论文主要比较了李文求与胡学文的戏剧性叙述方法、文体、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首先李文求与胡学...
关键词:戏剧性 乡土话语 比较研究 农村小说 
独特的方言口语 独具的乡土话语——科尔沁民歌语言研究之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3年第3期28-36,共9页满都呼 
近时文坛“兴化现象”刍论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20期152-153,共2页李雅妮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人的文学’理论的诞生于延传"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0976
当下文学界的"兴化现象"已是一个客观存在,文风昌盛的小城兴化现在已然成为让人侧目的当代文学重镇,在这个特定区域内短时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形成了一个有着共同追求和旨趣的创作群体。要深入研究当代"兴化作家群"的特殊风格,有必...
关键词:兴化作家群 兴化文学现象 地域文化 乡土话语 
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82-83,共2页方学武 
刘庆邦作为近年来蜚声文坛的作家,他从民间角度创作,其作品或酷烈粗放,或柔美细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生活话语、性格话语、乡土话语等是构成刘庆邦小说语言特色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刘庆邦 小说 生活话语 性格话语 乡土话语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论萧红和迟子建的地缘小说被引量:2
《求索》2004年第6期232-234,共3页李晓华 
在地缘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乡村真实的言说上 ,萧红和迟子建采取了不同的女性言说策略。萧红通过民族、性别话语建构了深刻而真实的乡土东北 ,而迟子建借助童话与神话建构了想象中的北国温情乡村。
关键词:萧红 迟子建 乡土话语 女性言说 地缘小说 
现实主义闪耀在乡土话语里的光色——台湾“大河小说”风格论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韩彦斌 
台湾"大河小说"将台湾人民半个世纪的生活和斗争涵盖其中,表现爱祖国、爱民族的母题,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浓烈的乡土色彩。小说并不单纯是为叙事或审美服务,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意义。小说在凸显民族文化感情,将民间民俗风情和对大...
关键词:大河小说 乡土文学 现实主义 创作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