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遗说”的记纂与儒家杂记类文献的文体功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翠叶[1] 尚学锋[2] 

机构地区:[1]广东省五邑大学文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孔子研究》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ZD1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儒学传承,主要有"说经之儒"和"著述之儒"之分,这两者形成了我们传统的经学研究范围。这种认识,忽略了一类以"序次"为主,对早期儒家学术进行整理传承的"记纂之儒"。记纂之儒不对经典本身进行传注阐发,也谈不上在著述上有新义创作,而是通过整理、序次儒家文献以发挥知识传承的稳定性,继而成为一个时代共有的修养。这就涉及到儒学传承体系中的杂记类文献。杂记文献的功能在于,它作为一种公共知识具备文化构建力,与当时各种文体和文献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关 键 词:儒学传承 记纂之儒 知识传统 文体变革 

分 类 号:B2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