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学锋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阐释史汉代《关雎》学术传承汉代经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励耘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孔子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子遗说”的记纂与儒家杂记类文献的文体功能
《孔子研究》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李翠叶 尚学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ZD103)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儒学传承,主要有"说经之儒"和"著述之儒"之分,这两者形成了我们传统的经学研究范围。这种认识,忽略了一类以"序次"为主,对早期儒家学术进行整理传承的"记纂之儒"。记纂之儒不对经典本身进行传注阐发,也谈不上在著述上有新义创作,而...
关键词:儒学传承 记纂之儒 知识传统 文体变革 
儒家礼学精义的学术传承与《大戴礼记》的文体意义被引量:3
《船山学刊》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李翠叶 尚学锋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先唐记体的生成与流变研究"(GD12XZW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文献阐释的文学研究"(08BZW031)阶段性成果
《大戴礼记》的成书,是儒家礼学精义的传承在汉代的一种学术形态。《大戴礼记》作为杂记类文献,其选编的篇目涉及到礼学观念在衍生发展时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大戴礼记》的选编,向我们揭示了文体的嬗变与礼学精义的传承是同步进行的。...
关键词:礼学精义 学术传承 《大戴礼记》 
中国礼乐文化的学术传承与《礼记》的文体研究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8-43,共6页尚学锋 李翠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8BZW031)
《礼记》的形成是礼乐文化传承在汉代时的一种学术形态。《礼记》呈现了汉人对西周礼乐文化传承的书写方式和文体样式。从七十子之单篇散记到《仪礼》附经之记,再到《礼记》成书,实际上是记者在传承和记录礼乐文化,从文学史的角度说,在...
关键词:礼乐文化 学术传承 附经之记 单篇散记 《礼记》成书 
性情礼统一的价值追求——《关雎》主旨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9期4-5,共2页孙彩萍 尚学锋 
《诗经·关雎》是孔子及早期儒家最重视的篇章之一,但《关雎》主旨西汉以来后儒说法不一,楚简文献的出土,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关雎》的主旨。它实际上反映了孔子及早期儒家追求性情礼价值统一的目标。
关键词:《关雎》 楚简文献 性情礼 
文学史家郭预衡被引量:1
《励耘学刊》2011年第1期224-228,共5页尚学锋 
郭预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这块园地里耕耘了近70年,成就卓著。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对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古代散文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郭预衡 文学史家 古代散文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散文史 中国历代散文选 国文系 历代散文丛 
《左传》引诗与《诗经》阐释被引量:2
《励耘学刊》2009年第1期115-125,共11页尚学锋 
《左传》中的引《诗》保留了春秋时期《诗经》学的重要资料。引《诗》者在引《诗》带有阐释的的成分,不同引《诗》者对相同作品的解释往往是相同的,说明他们有着共同的《诗》义来源。《左传》引《诗》中的阐释有训诂式、概括《诗》旨式...
关键词:《左传》引《诗》 《诗经》阐释 
汉代经学与散体赋的政论化倾向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尚学锋 
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政论化的倾向在散体赋中越来越明显。议论在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观点越来越显豁。赋中由泛论一般社会现象变为有针对性地阐明政治观点,其中不仅有批评,更有对政治理念和...
关键词:汉代经学 汉赋 散体赋 政论化 
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被引量:3
《文献》2008年第4期3-9,共7页尚学锋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中,有一句对《卷耳》的评论:“《卷耳》不知人。”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学者们发表过一些见解。李零先生解释为:“是伤所怀之人不可见,故日‘《卷耳》不知人’。”谚名春先生说:“《卷耳》‘怀人’,但...
关键词:《卷耳》 《诗论》 知人 竹简 阐释史 
汉代经学与文体嬗变被引量:4
《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70-76,共7页尚学锋 
本文把经学看作一个由经典文本、经学取士制度、经学学术活动及学术观点构成的完整体系,从三个方面分析汉代经学对文体发展的影响。首先,经典文本包含多种文体因素,汉代作家更是有意识地学习经典进行创作,致使赋、颂、诔、碑、铭、箴等...
关键词:汉代 经学 文体嬗变 
经学辩论与东汉论说文的变化被引量: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4-39,共6页尚学锋 
汉代的经学辩论是讲学和著述之外的又一种重要的经学学术活动,它以辨明学术是非和切磋交流、倡导学术为目的。经学辩论有力地冲击了烦琐僵化的章句之学,导致了追求义理明通和崇尚理论著述的风气。受其影响,东汉论说文在形式上多问难之体...
关键词:经学辩论 今古文经学 经学问难 魏晋玄学 东汉论说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