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勇[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出 处:《地理教育》2016年第8期22-24,共3页Education Of Geography
摘 要:一、教材分析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本节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组成。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前后承接,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本节教学要求2课时完成,本课时完成前两部分内容。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标准”中以“运用图表”作为大气受热过程的突破方式,突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对于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本节课图文结合,通过“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了解大气的增温过程,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图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认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的能量转换过程,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标准”中虽未明确提出“热力环流”,但它却是本章的关键部分,起承上启下作用,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和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基本原理,因此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开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