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春影[1]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12期49-52,共4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摘 要:课堂讨论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发挥知识探究的学术导向作用的同时,其中蕴含的价值教育的实质值得关注。从知识论及心理学的立场来看,课堂讨论在中小学课堂实践中能够打破教师知识绝对性的预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应通过课堂讨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使学生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认清知识的确定性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把握价值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的契机。
关 键 词:课堂讨论 中小学课堂 知识论 心理学 学习动机 学习目的 社会互动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