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实践教学的生成性取向——基于后方法理论的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燕敏 黄竽笙 孔俊文 杨森[2] 

机构地区:[1]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 [2]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11期71-78,共8页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化新工科背景下英语教学多目标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71079204B);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多目标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G-ZB-1502)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掌握实际运用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教学模式。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大理工类高校对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其掌握丰富的外语知识,了解国际前沿动态,本研究着力于对工程类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以后方法理论为基础,探究生成性教学在ESP课程中对于提高工科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性。对比实验表明,ESP实验组运用生成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工程翻译实践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关 键 词:生成性教学 后方法理论 ESP 工程翻译 卓越工程师 

分 类 号:G623.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