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恶之花》创作灵感波德莱尔学术价值弗罗斯特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与文化》《东方翻译》《教育学术月刊》《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恶之花》中的视觉艺术因素在翻译中的再现——以陈敬容的翻译为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93-97,共5页杨森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将视觉艺术与诗歌创作相融合的产物,是对其"应和理论"的实践。陈敬容的翻译完美地再现了其中的视觉因素。她在诗歌创作中对色彩的敏感使其对画面色调的整体感较其他译者有更好的把握;通过改变词汇的词性以及句序,...
关键词:《恶之花》 翻译 视觉艺术 陈敬容 
在朝向他者与返回自我之间——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翻译观探索
《文学与文化》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杨森 
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的翻译赢得了当代一大批诗人的青睐。她以其诗学观念为指导进行翻译选材,体现了生命的辨认与契合;她以直译为翻译策略,既在信达雅中达到平衡,又保持了译诗的异质性;她对诗歌的音乐性有深刻的认识,采用自由体译诗,追...
关键词:九叶派 陈敬容 翻译观 现代敏感 
《信天翁》四个汉译本风格比较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8年第8X期43-47,共5页杨森 
《信天翁》是法国象征派鼻祖波德莱尔创作的一首诗,最初发表于1859年4月10日的《法国评论》上,后收入诗集《恶之花》(1861年第2版),位居第2首,1868年第3版时,亦处同样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841年诗人航海至毛里求斯...
关键词:《信天翁》 汉译本 象征派诗歌 风格 波德莱尔 创作灵感 《恶之花》 毛里求斯 
ESP实践教学的生成性取向——基于后方法理论的视角
《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11期71-78,共8页陆燕敏 黄竽笙 孔俊文 杨森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化新工科背景下英语教学多目标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71079204B);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多目标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G-ZB-1502)
生成性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掌握实际运用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教学模式。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大理工类高校对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其掌握丰富的外语知识,了解国际前...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 后方法理论 ESP 工程翻译 卓越工程师 
王宏印新译《弗罗斯特诗歌精译》述评被引量:1
《东方翻译》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杨森 
一、序言在新译的序言部分,王宏印教授用长达36页的篇幅旁征博引,介绍了弗罗斯特其人其诗,分析了弗罗斯特诗歌的音乐性(包括意义声调、句子的“戏剧性”等)、意象与意境、主题以及形式,提出了弗罗斯特诗歌翻译的原则,具有很高的...
关键词:弗罗斯特 诗歌翻译 王宏印 述评 旁征博引 学术价值 田园诗 序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